很多新手养殖多肉仅仅还停留在控水、遮阳、通风等表面操作上,具体实践时会频频出问题,每次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得到更多经验,也要珍惜这些出错的机会,它会让你变得更厉害。
控水是多肉度夏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控水可以保持较好的株型,干爽的环境有利于多肉安全度夏。
多肉在夏季会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的多肉会停止生长,通过叶耗的形式维持自身基本的生理机能,肥厚的叶片能够保证充足的水分,保证其能够度过夏季。很多人会发现一部分叶片会枯化,有些品种会直接形成一层枯叶保护自己。
多肉在夜晚会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沉淀苹果酸等转化物并存储在液泡中,到了白天。因为光照的缘故会逐渐闭合气孔,从液泡中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的苹果酸等转化物被逐步转化为淀粉等有机物;白天闭合气孔的模式也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流失,因此夏天多肉水分蒸腾量也比较小。
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盆土潮湿,造成根部腐烂坏死,并引起病菌感染,然后掉叶、发黄、化水,甚至导致叶片水分过多在高温下爆裂。
控水需要做到逐步,不能一次做到底,任何事情都会有个过程,夏季的高温也不是一天升起来的,休眠也是逐渐开始的,多肉会慢慢根据温度来进行调节,慢慢进入休眠状态。
这个过程并没有具体到某一天的说法,因此控水过程也是逐步进行的,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原来一周浇一次水慢慢变成两周浇一次水,再变成三周四周。
另外,每个地区的气候也不同,植物生长气候原因很重要,不是所有养殖方法都适用于不同地区。比如南方地区,夏季湿度较高,有较长的阴雨天,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月不浇水甚至两个月不浇水都是没有问题的,而北方的小伙伴就不能这样做,北方空气相对干燥,水分蒸发量大,浇水不能直接选择断水的方式,可以等盆土干透了再等几天甚至一周再浇,也可以在傍晚时分给盆内浇一点点水,保持湿度。
有些植株比较弱小,根系不发达,耐旱性就一般。长期干燥的话会直接伤害到根部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保持有部分水分供它吸收就是最好的状态;而有些身经百战的老植株,它们的根系发达,不容易受伤,控水的过程就不用那么过分“温柔”,甚至可以断水。
所以综上所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待不同的多肉,保持干爽的环境,根据地域和气候以及养护环境盆土等因素随时改变策略才是最明智的做法。